top of page

搜尋結果

以空白搜尋找到 40 個結果

  • Free Way 冷凍與空調控制系統

    Free Way 是以縮短產品進入市場時間及整合新功能為目標來 設計,以滿足客戶的需求。因此可確保HVAC&R 設備製造商及系統整合商可在合理的時間滿足他們的客戶需求。 新的 Eliwell 程式解決方案包含軟體 Free Studio , 完整的全系列可程式控制器 Free Smart , Free Panel及 Free Evolution 及一系列配件。 Free Way 配件透過不同 Plug-in 通訊模組,可幫助系統主機、冷凍冷藏設備、空調設備、及專用設備進行系統整合,以達到更完整的整合方案。 提高收益 利用現有讀Free Way平台,不需客製化HW部門 價格競爭平台 Free Way是個價值V.S.價格的市場領導者 Product roadmap擁有許多即將上市的新產品 可擴展的硬體和軟體平台,以解決多台機器配置 提昇機器整體效率 變速驅動器整合 壓縮機 風扇 效能係數COP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機器效能以能源消耗及產生熱能/冷卻電熱量的總額來計算 有助於基準化分析法、維護保養及預測分析 遠端監控可與能源管理服務結合 簡化整合與維護 開放協議系統(CANOpen, Ethernet, Modbus SL & TCP/IP, Profibus, BACnet MS/TP & /IP) Free Evolution嵌入網頁伺服器提供網頁可視化 可於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上使用 電池管理系統(BMS)解決方案

  • 需要轉換到分離式模組化I/O的五大理由

    對機器製造廠而言不斷的被要求著要如何提高機器的生產力與製造彈性,但仍可維持獲利。但在使用最有效的技術以及縮緊預算之間,很難找到平衡點。採用分散式輸出入系統連接至工業網路,讓輸出入資料跨越機器和外部機櫃連接,此分散式輸出入技術的新發展,不但可降低每個控制點的設計成本、減少總構件數量與系統硬體成本、也減少了整合時間。 本白皮書的目的是為了讓從事機器製造的控制工程師瞭解工業網路“分散式模組化I/O”的優點,及如何在製造設備時選擇最佳的機櫃外部控制方案。 網路式輸出入裝置市場簡介 當工程師開始將感測器與促動器(actuator)安裝於機器上時,分離式輸入及輸出訊號裝置就已經成為工業自動化的要角。現在,市場上的需求都期望從每個生產程序中獲得更多的資訊,目前的感測器技術與控制裝置已經可以提供這個層級的細節資訊的擷取。然而,每個工程師的挑戰是這些控制解決方案必須同時達到成本最佳化及容易執行的需求。 對工業網路有興趣的人逐年在增加中,大多數人最主要的焦點是工業用乙太網路的解決方案。預期在2009至2014年之間,在美國安裝乙太網路節點數量的成長速度將會超過60%。52.5%的已經聯網節點或還在評估的工業網路皆與輸出入有關。但許多人也發現在全球化的經濟狀況下,使用工業網路尚有些重大的障礙。VDC 的研究中,有超過43%的設備商指出,執行的高成本及缺少內部資源是他們配置工業網路時遭遇到的最大阻礙。這意味著終端用戶因多種理由希望採用乙太網路,包含I/O,但由於想找到更為省錢的方案,使他們躊躇而猶豫不決。 從圖1中可見,當問起投資工業網路方案的最大動機時,有77.6%的回答者指出,他們最感興趣的是即時資料的擷取,期望從工廠現場得到更多的資訊是刺激工業網路市場的需求最大的原動力。67.2%的回答者表示提昇設備的生產力是主要的考量。這報告的結論是,改良資料的存取能力及提昇機器的產能,是可以有效的提高成功率及機器設計的整體價值。 然而,所有的一切還是要回歸到成本考量。在controlseng.com影片“製造帝國” (The state of manufacturing)中,Bernie Anger分享指出,他的客戶所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改善風險管理、資金效率及運作彈性。“我們要怎麼確訂公司可以有能力維持在更高效率之下正常運作?”在全球化且充滿競爭的商業環境裡,對於所採用的技術都得仔細評估其所能回收的每一分利益。 低廉的控制設計 執行一個不熟悉的技術很容易造成工程師心理上的負擔。每個終端用戶的需求皆不相同,今天的工程師們都在尋找如何能容易的滿足終端用戶所期望的功能升級或各種功能選項等客製化的需求(即使在機器安裝後也要很容易達到)。如何以成本有限下提昇機器設計的最主要挑戰有下列三項:提高產量與正常運作時間以創造價值、降低機器總成本、及如何讓機器在諸多競爭者中能與眾不同。 我們的機器已經達到速度的極限 雖然大部分的機器都已經是有很高的產能,但永遠有無止境的需求期望能達到更高的產量。當機器上的機械零件或控制已經達到其能力的極限時,則可靠度及正常運轉時間就成了終端用戶最擔心的事。對所有製造商而言,正常運轉時間即等同於賺錢金額,而此種價值絕對不可輕忽。如何讓維修團隊及作業員能根據清晰的診錯訊息,簡單的找出故障零件,在短時間內讓機器恢復運轉,並減少維修期間的爭論。藉由降低機器維護循環也能夠明顯的提昇機器產量。 總機器成本不斷攀升 工業商品及材料價錢不斷上漲,但最終用戶卻不願為此成長中的全球經濟付出更多鈔票;所有機器製造商不得不接受降低工程成本、零件成本、及機器結構成本的任務。在工程運作中,報價過程總是耗費時日且令人沮喪,快速報價雖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精準的報價。若不管選用PLC或工業網路,每次都可以指定相同組件,那就是美事一樁。 在產品開發與機器安裝中,製造商的勞力成本、機器拆解及在終端用戶的現場安裝費用都有可能將專案利潤吃光。所以該怎麼降低控制箱成本呢?又該怎麼降低安裝的勞力成本呢? 我該怎麼讓我的公司與機器能夠更傑出? 設備商之所以會對工業網路感興趣的兩個主要推力是即時資料的存取與生產力的提昇;另外讓設備商感興趣的事是容易升級與品質控制。因此除了需提昇產能,著重在更多資料輸出是能讓機器與眾不同的主要因素。此外,機器必須能根據個別終端用戶的需求來隨時擴充或很容易的修改。但我要怎麼從我的設備中得到更多回饋、偵錯資訊、與資料?我要怎麼在我的機器上增加彈性使它較其他公司產品更加傑出?又,人們過去是怎麼解決這些問題? 分散式輸出入的演化過程 PLC控制器從1970年代開始流行,使用越來越廣泛。數十年來,在自動化過程中,蒐集input及output訊號開始有分散式控制的需求。在過去四十多年,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現場裝備與I/O連接的明顯演化過程。 靠導線連接的I/O 與接線盒 傳統上,就像圖2所示,連接的I/O裝置的每條導線都分別的拉到控制箱。每個感測器都有一條電纜穿過線槽,接到控制箱;愈多感測器或輸出點就表示需要愈大的控制箱。這種靠導線連接I/O意味著會特大號的線槽,不然就是電纜線塞爆管道。如圖3的接線盒範例,多少解決了這方面的部分問題,但控制箱的問題仍然存在。現階段依然有很多工程環境還在使用這兩種方法,但最近因簡化安裝步驟、安裝的人力成本、及環保因素的需求而需要重新檢視此方法。 工業化網路 在1990年代初期,工業現場匯流排( fieldbus)開始獲得青睞,這對控制系統引導出一個方向,工業網路可以聰明的在多種裝置間蒐集比以往更多的資訊,使得半數以上的設備商認定其產業的未來需要建在工業網路上。如圖4所示,這項技術將許多I/O端點簡化至一條網路電纜,不但縮小控制箱、簡化硬體安裝手續,而且直接就安裝在機器上。輸出入資料在控制箱外蒐集,藉著一條工業網路,獲取處理程序的資料與機器的健康狀況。 下一個演化 工業網路和PLC品牌有很強的連結性,只有某些PLC可以和某些網路相互溝通。心中要切記著某個控制裝置需選擇某唯一的工業網路及控制器來減少系統組合的力氣。機器上的各種組件需要有許多不同種類的資料,如分離式的輸出入點、類比通道、閥門控制、識別用的資訊、偵錯的資訊等。這個技術允許控制設備接受任何裝置,而不管最終用戶選擇那種工業網路或控制器,機器製造商都能在設計及開銷上更具彈性且節省成本。 答案揭曉: 分散式模組化I/O 許多工程師欲使用最有效的技術來創造更低廉的機器時,想到的答案通常都會自限在控制裝置上。但時代的趨勢已經轉向分散式模組化I/O這條路上,不但改善產能、提昇彈性,又能降低控制設計費用及製造成本。使用分散式模組化I/O方案,從網路通訊中分離出一個個的I/O,將這些分散式的I/O直接安裝在機器上。 有別於群體式I/O方案,分散式模組化I/O對於可以收集的資料形式更富彈性。兩種方案的共通點都是屬於分散的形式;群體式I/O方案在於其節點係僅限於使用某一特定的資料形式:如,分散式I/O點、多樣閥門、識別資訊、或是智慧式感測器配置。每種資料形式都需要一個節點或IP位址,安裝時需要更進一步的網路設備及輔助的電源佈線。網路利用單獨的分離式I/O會將網路佈線暴露在嚴苛的環境中,聯網會由於設備的損壞而失敗。分散式模組化I/O則在製造環境十分嚴苛的狀態下還能讓網路能正常運作。 在集中式的I/O或傳統的遙控式I/O方案中,都需有大量的電纜線集中到中央位置,大量的纜線引入大型機殼中。體積龐大且安裝費時,集中式的I/O需要很多安裝及開發時間。 分散式模組化I/O方案使用標準連接器與熟悉的裝置,讓安裝人員可以迅速安置及測試I/O硬體;更進一步,分散式模組化I/O還可以讓使用者在機器上按照輸入/輸出裝置的確實需求,精確的放置在機器上需要的位置上,減少拉到控制櫃的配線數量。 分散式模組化I/O從以往的I/O裝置上選用最好的組件,組成有彈性且節省成本的I/O方案。適當的分散式模組化I/O方案保護等級可達IP67(可放於控制箱外),且可分散多種I/O資料。分散式的I/O, 從簡單的接點到自動視覺判讀,可以把類比式的I/O訊號放在機器上的任何地方,再以合於工業標準的快速連接器來蒐集其訊號,控制器內再也不需要裝一片類比卡或使用長長的隔離電纜從設備穿過接到控制箱。它還可以連接閥門開關,或與智慧型感測器及RFID處理器溝通,分散式模組化I/O將所有資訊蒐集至1個IP或節點位置,再透過工業網路與控制器溝通。 五大使用分散式模組化I/O方案的理由 於控制設計中導入分散式模組化I/O系統能明顯感受到下列幾個優點: 1.簡化控制報價流程 無論是選擇品牌PLC或工業網路,I/O都使用一樣的組件。機器到機器間控制裝置的價格皆為標準化,計算簡單。 2.裝配團隊可支援額外的專案 建置控制機組為技術性的工作,裝配團隊的時間大多花在組裝與配線與測試。具有IP 67保護等級的分散式I/O方案可直接在機器旁快速安裝且不需花費太多勞力。每種產品都能直接使用標準工業連接器配線,安裝快速。如此,使裝配團隊的組裝線每年能支援更多專案。 3. 備用價值的最佳化 在設計之初即包含一些備用的I/O點,供未來的發展或修改之用。不管是客戶需要再加入一些感測器或加上一個類比訊號到機器上,本來備用或額外的設計都會需要額外再花一筆支出;但使用這個方案,備用的連接點可成為未來的任何額外的I/O需求之用,不需再額外加大控制機櫃的空間。 4.保護網路完整性 在任何機器設計中,如何減少機器上的工業網路電纜佈線裸露的機會是極重要的考量。使用分散式模組化I/O方案,網路電纜佈線可避免拉到易受損傷的地方,僅讓個別的I/O裝置配線暴露在險惡的環境下。 5.降低每個節點的總成本 為閥門開關平行佈線或為一組分離式感測器拉線是相當耗費人力的。有類比設備時,需要採用隔離式電纜與4通道的類比輸出卡,當只要一個類比通道時,成本更顯得非常昂貴。分散式模組化I/O不但降低了硬體組裝的工時,且容易客製化以減少I / O硬體成本。 分離式模組化I/O是如何工作? 試想一個模組式的I/O方案,傳統應用上,通訊端和電源供應組皆在左手邊,然後沿著控制背板插槽,再往右邊就是各種I/O裝置。通常控制背板插槽數量有限,用以插入一片片的控制組件(如,分離式24V輸入卡或0-10V類比卡等)。同理,分散式模組化I/O系統的配置也大致相同,有一個負責與工業網路聯繫的通訊端在左邊,右邊則像個主控器(master)來蒐集資料。取代了控制背板的是,每個副機(slave)皆使用簡易的3線式感測器電纜連接至工業標準M12連接埠。可將副機安裝在主控器20米半徑內的任何方向的機器上,離所接的感測器或驅動器都很近。 I/O Link是一種開放式的點對點技術,其分散式模組化I/O系統不附屬於任何一種現場匯流排(fieldbus)之下,既容易配置且供應商中立,處理中的資料在控制器中以批次的位元組(packet of bytes)顯示,容易整合,不需要以手動方式到每個裝置去配置,重新配置或擷取其資源的管理資訊。事實上,假如沒有IO-Link的話,你可能根本就無法存取資源的管理資訊,因此,由於有已經參數化的資料,讓我們可以使用簡單的讀寫命令來進行快速配置。最棒的是,再也不用為附屬匯流排(sub-bus)傷腦筋,也不用學習新的通訊協定。

  • 什麼是IO-Link?

    O-Link為在控制技術上可以綜合應用的介面的統一標準,能向控制器傳輸所有的感測器和執行器訊號號。同樣的,IO-Link向最底部的感測器層分散了控制資料。這些動作用簡單的方式實現,使得自動化過程變得比以前更強大。 IO-Link 節省成本與工時的最佳選擇 ‧容易安裝,節省安裝時間 透過IO-Link,各種感測器和執行器只需要一種統一的接線。您既不需要更新你的系統,也不需要更換那些非遮罩的工業電纜。 ‧自動參數設置,迅速完成 IO-Link 對控制過程的附加的優勢是通過IO-Link感測器和執行器可以方便地被更換。控制器定義好必要的設置,儲存在控制器中的參數被發送。在加工過程中有資料交換時,感測器和執行器能即時接受配置。 ‧不間斷地監控 另一個重要功能是透過IO-Link對資料進行不間斷地監控確保了機器的可靠運行。能集中監測故障資訊,並且系統不斷地重新調整。 ‧安裝和啟動 透過統一介面和傳統的非遮罩工業電纜的使用,IO-Link可以被簡單地整合到在現場匯流排中。由於在IO-Link系統裡,是控制來完成參數設置,所以這樣一來減少了設備的啟動時間。

  • 液位偵測應用

    料桶落料偵測 製藥行業:包裝過程中的料位偵測在製藥行業中,無論是片劑、膠囊還是粉劑 - 在需要完全封裝藥品時,均可以使用電容感測器來進行料位偵測。 電容感測器BCS能夠完全準確地直接偵測容器中的料位,或通過玻璃或塑料壁進行非接觸式偵測。如果料位下降,則添加藥品,從而保證了包裝工藝中的最佳流程。 BCS 不受顏色的影響,而且安裝快速簡便。無磨損,幾乎無需調整,防止了生產中斷,有效降低了系統的成本。 冷卻液儲液罐液位偵測 無論是在冷卻液儲液罐中還是在玻璃旁通管上,電容感測器均能準確偵測液位,從而有助於防止機器因在乾燥狀態下運作而受損。此外,感測器還能夠對液壓箱進行安全而可靠的洩漏監測 推薦產品

  • 物件偵測應用

    運輸包裝中物品存在偵測 具有成本效益的Global標準系列如今也提供具有扁平設計的電容 式感測器:封裝在精緻的 40x40x10 mm塑料外殼內。帶有電纜 或引線插頭。LED 指示燈可以顯示電源電壓和感測器狀態。 電容式感測器 BCS Q40 Uni_at 可以透過厚度不超過 6 mm的非金屬壁偵測油或顆粒材料。將這種感測器安裝在容器的底部,感 測器就變成了理想的洩漏偵測器。 應用領域 ‧檢查進料系統的容量 ‧檢查運輸包裝中的物品 ‧透過容器偵測填充量偵測洩漏 推薦產品 - 方形感測器 Q40 CD/DVD生產:檢查堆疊高度 在 CD/DVD 的生產過程中,BCS 能夠監測主軸上 CD 和 DVD 的堆疊高度。如果達到了指定堆疊高度,感測器會發出訊息,允許完成的堆層進一步運輸至包裝線,並準備下一個循環。感測器在進行這類偵測時具有絕對可靠性,感測器本身不會受到反射表面的影響。 推薦產品

  • SmartLevel 液位偵測應用

    將SmartLevel感測器簡單描述為料位感測器,將其輸出簡單描述為用於可靠偵測液體和導電介質,這並不能真正說明其優勢。 因為 SmartLevel 能夠應用於複雜條件的環境 -這是所有其他電容感測器無法達到的: SmartLevel ‧消除濕氣、泡沫和沈澱的影響。 ‧可以穿透厚度甚至超過 10 mm 的玻璃和塑料壁。 ‧偵測範圍從含水介質到高導電性介質。 ‧具有由 PTFE 製成的耐化學性外殼。 簡而言之:SmartLevel感測器擁有優越的功能,這類感測器是迄今為止用於極為困難應用場合的解決方案。 應用領域: ‧晶片處理 (半導體行業) ‧冷加工 (專用機設計中的噴油系統) ‧化妝品罐的裝瓶 (包裝行業) ‧鹽漬椒鹽脆餅 (食品行業) ‧清洗金屬部件 (工業清洗技術) 推薦產品

  • BCS 電容感測器 Q40問答集

    01. 容器與被測液體的顏色對BSC電容感測器感測有無影響? BCS Q40是依據介電質的不同做感測依據,因此容器或液體的顏色均不會受影響。 02. 容器材質(例如金屬材質)會影響BCS電容感測器感測嗎? 容器需為非金屬材質,若要使用金屬材質必須另外要開視窗確認BCS感測器與金屬間的淨空距離。 03. 感測器的作用面設定在哪個範圍? 標準Q40建議液體約在設定30-50%的作用面,液體為較高介電常數則設定50-80%的作用面或使用SmartLevel。 SmartLevel Q40建議液體約在設定50%左右的作用面。 04. 感測距離為多少? 一般測量範圍為1~20mm。若有非導電物質進入偵測區後(容器),需參考校正係數作微調。 05.容器可接受的厚度? 標準Q40壁厚厚度可接受範圍約為偵測距離的10-20%,約4mm以內。 SmartLevel Q40壁厚厚度可接受厚度為6mm以內。 06. 電容感測器只有方形嗎? 除了方形,還有圓柱形,圓盤形、黏貼式等。 07. 電容感測器感應原理是甚麼? 依據液體或物體靠近感測器時,兩者介電質產生的電容量變化,轉換成可處理的訊號。 08. 如何調整靈敏度? 轉動BCS 上的電位計,調整靈敏度,做輸出的規劃。 09. 能耐高溫嗎?可在惡劣環境下使用嗎? Q40防護等級為IP67,工作環境建議控制在-5~85度的範圍內。 10. 輸出反應時間為多久? 延遲時間最大為25ms 11. 偵測具有導電性的液體或有泡沫及黏著物的液體,一般感測器容易造成誤判,該如何解決? 使用BCS smartlevel電容感測器偵測 12. 容器為圓柱型安裝不易且無法穿孔,或不規則形狀無法安裝 可使用以下兩種電容感測器 a. 黏貼貼型感測器 可吻合儲存液或管件的形狀,彈性、固定快速且成本低廉 b. 方形感測器 特別符合連通管的充填液位偵測,使用束線帶安裝迅速又方便 13. 常用材料的修正係數 14. 根據電導率值確定SMARTLEVEL感測器的適用範圍

  • 智慧外層給您健康住宅

    智慧外層給您健康住宅 “健康住宅”在現在的社會裡越來越受到重視,每個人的一天至少有1/3的時間在室內度過,而室內環境是否能讓位於室內的人達到身心舒暢的狀態,也成為被大量關注的一個議題。為了更進一步研究此狀況,資策會研發了PMV指標,用來找出最適合人的外在環境指標。在PMV指標中分為6個外在環境變數,室溫、氣流速度、空氣濕度、平均輻射溫度、人體活動量及著衣量。根據這六個數值搭配感測器來自動調整建築物內的裝置,使得建築物的節能與舒適能兼顧。這種整合環境感知與建築結構的系統,稱為『智慧建築外層系統』。 在一棟建築物內,若要做到降溫或升溫,最簡單的做法是開啟空調或暖氣,但事實上,一味的開啟空調或暖氣不但耗能且無法維持舒適的標準,更有可能因環境密閉不通風,造成人員的不適,病態大樓也因此產生。 智慧外層對住宅最大的用處主要是以感測室內外的環境狀態來調整通風及照明,創造最舒適且節能的生活環境,感測器可依PMV指標為基準,協調運用建築物的各項設施,改善環境的舒適度以及節約能源,避免過度的能源浪費。 智慧外層最重要的三項控制因素為:遮陽、通風及照明。建築物內的百葉窗或遮陽系統可以根據感測器所感測到的太陽光亮來自動調整開啟或關閉,同時也能控制照明,在自然光源充足時自動關閉照明或在陰雨天時自動開啟照明以補足光源。此外,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時,感測器也能觸發空調或通風設施啟動,保持舒暢的室內環境。 一般住宅若能導入智慧外層,利用這些技術來控制環境品質與能源監控,提昇能源效率,可望達成高品質低耗能的健康住宅。

  • 讓生活兼顧舒適與節能,一種更高層次的提案 - 京格首璽應用案例

    京格建設所推出的京格首璽別墅建案除了號稱全台唯一使用鋼骨打造外,內部裝潢也採精品級的設計,並強調居家安全與防震功能。除此之外,京格建設同時也非常著重於節能環保的概念,引進德國泰邦的頂級燈控感應器,除了能自動開關照明之外,還能隨著室外環境變化調整室內公共設施燈具或大樓景觀燈,兼顧環境舒適與節能。 社區大樓的景觀庭園燈是提昇整社區質感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景觀燈開啟與關閉的時機如何兼顧節能與照明也是業主所重視的議題。在過去的作法,景觀燈一般是靠保全或主委隨天色變化來手動開關,或者使用傳統型定時開關已固定時間控制。但事實上,靠人員開關電源可能會有人員遺忘的疏失;若是使用傳統定時開關,每天天黑或天亮的時間並不固定,其適合開燈的時間和實際開燈的時間誤差可能會有半小時之多,冬天及夏天的日出日落時間更有可能相差一個小時。天色完全變暗時,若是無法即時開燈,對於建築物四周的安全可能會產生疑慮。 為了解決此問題,京格首璽在正門以及側門所安裝景觀燈選擇搭配使用泰邦的天文定時開關來自動控制照明開關。天文定時開關與一般定時開關最大的不同在於:其設計原理是依據每天日出日落的時段來控制燈具的開啟與關閉,只要輸入所在位置的經緯度,便可精確的計算出當地每天日出及日落時間。此外,在每年季節變換時,不需再以手動調整冬夏令時間。天文定時開關還可以設定夜間省電模式,深夜無人時關閉燈光,達到節能省電的效果。同時,因天文定時開關內建控制程式的特色,不需要加裝感應器,安裝及維護成本也相對的降低。 除了室外景觀燈外,室內公共區域的照明規劃也是京格首璽著重的節能重點。洗手間、樓梯間、廚餘間以及車道這些不會長時間有人使用的公共區域,京格首璽使用了將近80個移動感應開關來擔任首席燈光師的角色,負責在需要的時間點提供照明,這些空間都可享受到舒適且兼具節能的照明,以自動感應的方式,可避免人為之疏忽,確實達到節電效果。 另一方面,妥善利用自然光是京格首璽另一個有效利用能源的方式。有別以往車道的照明規劃,京格首璽在車道間交錯安裝了一般照明裝置與能蒐集太陽光源的集光 器,配合日照,使得車道在日光充足時幾乎不需要開啟人工照明,就能有良好的採光。當天色逐漸昏暗或陰雨天時再透過泰邦的照度感應開關來控制照明設施。 泰邦的照度感應控制器是依照天色及周圍環境的亮度值,來決定是否開啟負載。其特殊的感測頭就像是人的眼睛一樣,檢視周圍的環境照度,將所感應到的照度值傳輸到照度感應控制器,若是周遭的環境亮度值(LUX)低於設定的照度值,便會自動將燈光點亮,所以即使是在白天,若遇到陰雨天而使天色變暗,燈光便會自動開啟。 另外,泰邦照度感應開關具有精確的日光量測、可調整室內的照度值及自我學習延遲關閉等特色,手動開啟後,照明裝置會在日光充足的情況下自動關閉。這項功能可以達到節能的效果,不會有日光充足又開啟燈光的情況產生。

  • 既有建築物之節能效益與管理成本

    智慧建築的目標,並非為了推動ICT產業帶動建設產業的智能化升級,它如果不能讓使用空間的人感覺到空間與生活品質的改善,仍然無法觸動人心。 問題出在哪裡呢? 使用方便性、系統穩定性 如果智慧化的結果,只是給自己找麻煩,同時使用者介面是否符合直覺式的邏輯,以及是否業主不需要有太多的"學習",都會影響業主的決策。 投資誘因不足 我們發現節能減碳與舒適生活的目標,的確不會有人反對,但真的要落實執行,決策過程中又常是最先被放棄的。原因是什麼? 當大家都在談性價比時,當業主其實有很多"想要",但因為預算限制,最後都只會留下真正"需要:的設計,所謂的智慧功能就很容易從預算中刪除了。 營運與維護成本 還有,業主一定是使用者嗎? 使用者一定是樓宇運作的管理者嗎? 我們也常聽到管委會接下樓宇運作的管理責任後,發現每個月的管理費與龐大的系統運作、維護、折舊成本不成比例,因此常常捉襟見肘,因此建置與後續維護成本都是決策者的重要考慮。 除了智慧建築高階KNX系統之外,德國泰邦也提供業界另外一個更簡易、更可靠、也更經濟的選擇。對於100戶以下的集合式住宅,尤其是獨棟的透天厝或舊有建築物的裝修改善,泰邦提供智慧外層感知所需要的人員感知、溫度、溼度、照度、以及CO2感測與控制方案,以簡易的單體控制產品,輕鬆達到因應自然環境的係數變化,調整人工照明、外窗換氣、與捲簾/百葉窗控制等功能。 我們深信當在系統設計與產品選擇上,使其與建案的規模與層級匹配恰當,能進一步讓業主體認到智慧建築,也能以更有經濟效益的模式,同時達到健康舒適與節能永續的目的,以真正落實改善居住空間,提升生活品質的目標。

  • 從『經營不便』到『永續經營』的導入觀 念轉變,您選對感測器了嗎?

    封閉式系統 以往提到導入自動控制系統或感測器元件時,給人的第一個印象是『整套系統好貴』、『後續維修不容易』更甚至是『控制器故障,系統及無法運作』的隱憂,造成這些認知是因為以前配合自動控制系統的系統商皆是採用封閉式的系統,因此從系統規劃、產品功能一直到外型及價格等,都是選定系統後即需要在有限的選擇中規劃,這樣封閉的系統很容易造成為了妥協廠商所使用通訊協定,而被限制在一個圈圈裡尋找適合的產品功能與外型,當然導入價格也較不彈性。 此外,封閉式系統還有一個令人詬病的缺點是維修受到系統商牽制,若是系統在運作過程中發生問題,除了僅能找原本負責導入安裝的廠商處理以外,維修品的單價也很難議價,相同的,因無法比較所以維修價格也會有被拉高的趨勢。 開放式系統– KNX KNX就像是樂高類的組合積木,每種零件都是使用相同的語言及標準來溝通,可以互相組合,使用者可以從眾多品牌中挑選適合自己應用的產品來滿足獨一無二的需求。 若是一開始選擇開放式系統來導入安裝,KNX體系內有許多專業製造廠與相關知識團隊可供選擇,因每個建案的的設計與業主需求不同,系統規劃的考量也很多變,選擇KNX不只是產品功能及造型可依建案的各種需求來選取,議價空間也相對增加許多。導入後若是需要維修,隨時可找具備KNX知識的專業團隊為您服務,也能輕鬆選擇替代方案。 泰邦擁有最的豐富經驗 泰邦為開放式系統KNX的創始會員,在感測技術方面更是專家,其產品最大的特色是不用中央系統控制,每個控制器都可以是一個獨立運作的頭腦,皆可獨立運作。泰邦時間、照明與空調控制方面擁有超過90年的歷史經驗,其企業核心在於優先考慮節省日常生活所需能源的智慧解決方案,能提供最符合您需求的產品。 造型特殊,品質卓越 多種特殊造型的設計是泰邦的另一賣點,一般感測器若是使用在室內,常會有感測器露出而造型又無法搭配整體設計感的問題,泰邦的感測器除了最常見的圓形以外,另外還研發了方形、扁平甚至是轉角安裝的樣式,能搭配各式各樣的室內設計,解決整體造型的問題。在品質方面,泰邦的產品皆經過多種認證與授權測試,穩定的產品效能可以減少後續維修的問題,讓有價值的經典建築永續經營。

  • 電感耦合傳輸系統概要

    電感耦合傳輸系統概要 電感耦合傳輸系統的功能 需要使用工作旋轉台、工作托盤,或是板金、模具交換與裝卸作業的各式機械與設備都有電纜配線困難的種種問題,即使想要使用感測器或是其他裝置也常有無法安裝的案例。 因應此類需求而誕生了Remote電感耦合傳輸系統。Remote系統的固定側可以非接觸的方式,提供可動側電源,並處理可動側與固定側之間的信號傳輸。 傳送端的功能 從固定側的輸出端得到電力,並提供電源給連接的感測器或輸出元件,同時傳輸信號給輸出端。分離式放大器的機型,其輸出端則由感測頭與放大器所構成。 輸出端的功能 連接外部電源與控制器,以非接觸的方式供電給可動側的元件電力,並將與傳送端之間的訊號傳輸到外部控制器。分離式放大器的機型,其輸出端則由感測頭與放大器所構成。 Remote System 四種系列 Remote Sensor感測系列 連接一般近接開關或類比感測器,並以非接觸的電感耦合供其電力,並將感測器的訊號傳回控制器。 Remote Link 雙層I/O系列 透過Remote Link專用I/O模組供電給感測器與輸出元件 (電磁閥/馬達/風扇等)的同時,以非接觸的電感耦合,雙向傳輸感測訊號與控制訊號。最多可傳輸64組感測訊號與32組控制訊號。 Remote Coupler雙向系列 供電給感測器與輸出元件(電磁閥/馬達/風扇等)的同時,以非接觸的電感耦合,雙向傳輸感測訊號與控制訊號,另有RS-232與CCLink機型。 Remote Power 電力系列 供給電力專用的Remote系列,以非接觸的電感耦合,可提供DC24V/max.1A或max.2A的電力。

image.png

迦南通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0455 台北市長安東路二段63號6樓之5 
Phone: (02)2508-2331 |Fax:(02)2508-4744

bottom of page